长脊皮蝽

Piesma kochiae   Becker
   

  23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成虫:长翅型体长2.4—2.6毫米,宽0.9—1.1毫米,长椭圆形;短翅型体长1.75—2.3毫米,宽0.95—1.3毫米,椭圆型。黄绿或灰绿色,具网状刻点,头部前端稍向下倾斜。长翅型头侧叶似平行,约等于触角第1节;短翅型雌虫头侧叶端部向内稍弯曲,略短于触角第1节;雄虫侧叶长于中叶,并长于触角第1节,在中叶前端相靠近或向内稍弯曲。头刺分叉,上叉为下叉的一半,伸达触角第1节中部。复眼球状,褐色,向外突起,单眼红褐色。触角4节,第1节球状,表面具颗粒,第2节椭圆形,第3节细,第4节纺锤状,端半部黑或褐色,具半直立浅色毛,第3节为头宽的0.45—0.55倍,为触角第4节的 1.2—1.4倍。头部下方浅绿色,小颊呈弧形。喙4节,末端黑,伸达中胸腹板中部。前胸背板近方形,具不规则褐色斑纹,有5条纵脊,中央3条伸达前胸背板后缘;2条侧脊较短,不到后缘;短翅型侧背板较宽,长翅型则窄,侧背板侧缘中部明显内凹,具1列圆形小室。小盾片三角形,基部黑色,末端黄色,隆起。前翅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;长翅型膜片白色,超过腹部末端约0.3毫米;短翅型无膜片,前翅超过腹部末端约0.1毫米。胸部下方黄绿色,中胸腹板褐色,后胸腹板长,顶端窄,长约为宽的3倍(图39a)。足黄褐色,腿节具颗粒状小突起,胫节具浅色短毛,跗节2节,爪黑。腹部腹面黄绿色。雄虫抱握器见图39b,雌虫生殖节见图39c。
若虫:五龄体长1.9毫米,宽1.0毫米左右,黄绿色,椭圆形。头向下倾斜,侧叶稍长于中叶,顶端钝,长达触角第1节顶端。头刺分2叉,上叉为下叉的一半,复眼褐色,稍外突。触角4节,第1节球状,第2节亚球状,第3节细,第4节纺锤状,端半部黑色,具半直立细毛。喙4节,末端黑,伸达中足基节间。前胸背板横长方形,前缘稍凹,后缘直,中纵脊清晰。小盾片三角形,顶端钝;翅芽黄绿色,长0.7毫米左右,达第3腹节末端。足黄绿色,跗节2节,爪黑。腹部背面各节中央有一小突起,侧接缘一色。

生物学

典型草原或荒漠区昆虫,五龄若虫7月上旬出现,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成虫盛期。成虫和若虫均能在寄主叶片背面群居危害。
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经济意义

危害沙蓬Agriophyllum arenarium Bieb.及灰菜叶片,被害叶背面出现黄色小斑点,严重时叶变枯焦,甚至脱落。